2013 第三届圣丹斯-CNEX纪录片工作坊

2013 第三届圣丹斯-CNEX纪录片工作坊

發佈日期: 2013 年 11 月 26 日

圣丹斯 & CNEX 纪录片工作坊2011简介

圣丹斯学会由罗伯特·雷德福于1981年创立,致力于发展具有独立眼光的艺术家。学会通过多种活动发现、支持、启发来自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独立电影和戏剧艺术家,并向观众介绍他们的作品。

圣丹斯学会纪录片电影项目和基金(DFP)为全球关注社会平等和当代话题的纪录片电影人提供资源,包括资金、创新支持和其他机会。

工作坊导师

Cara Mertes——独立媒体人、制片人、电视台工作者

相關文章

圣丹斯&CNEX纪录片工作坊2012简介 继2011年春天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圣丹斯-CNEX纪录片工作坊,圣丹斯学会在2012年3月再赴北京,与华人纪录片工作者齐聚一堂,进行对话和切磋,共同探讨纪录片创作。 圣丹斯影展1981年由影星罗伯特·雷德福创立,每年在美国犹他州总部举办影展,是全球独立制片重要的发声舞台。圣丹斯学会纪录片项目(DFP)专注于支持全世界纪实影像工作者制作反映当代问题,尤其是富人性关怀的纪录电影。通过这样的工作,DFP鼓励艺术家们交流不同的想法,成为建设一个更开放的社会的关键。 华人社会的快速变迁,激发两岸三地导演以纪录片留下时代印记。圣丹斯学会过去对于华人纪录片关注较少,中国导演范立欣的《归途列车》扮演关键转折点,今年开始圣丹斯学会把目光投向华人社会,与华人纪录片平台CNEX合作,为华人独立纪录片创作者带来面对面建议和指导的机会。2011年有11个提案参加培训工作坊,其中有三部得到圣丹斯学会的部分资金赞助,包括杜海滨《爱国,90》、王杨《纺织城》以及哈乐夫《晴朗的天空》。第一届圣丹斯-CNEX纪录片工作坊入选的提案中,亦包括台湾导演蔡崇隆拍摄中的新作《对岸》。 第二届圣丹斯-CNEX纪录片工作坊于2012年3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CNEX举办。工作坊为华人独立纪录片创作者搭建了一个与国际纪录片专家交流的平台。,3月18日举办首次圣丹斯-CNEX纪录片论坛。 圣丹斯&CNEX纪录片工作坊顾问 卡拉·莫提斯(Cara Mertes)——圣丹斯学会纪录片项目总监 曾奕田(Arthur Dong)——资深纪录片制片人,导演,编剧,剪辑及发行人 安德丽亚·梅迪奇(Andrea Meditch)——著名纪录片制片人 钱孝贞(Jean Tsien)——纪录片剪辑师 罗布·摩斯(Robb Moss) 杨紫烨(Ruby Yang)——导演、剪辑师 圣丹斯&CNEX纪录片工作坊入选名单 《居》荣嵘 《远去的家园》李斌 《自梳》骆仪 《罗拉噶》王佳音 《风沙线上》王文明,王一飞 《庙》郭恒奇 《喇嘛和雪豹》周兵 《婚礼主持人》许慧晶 《风神少年》贺照缇
2022 CNEX x IM“ 生生不息”创作训练营
2022年,“生生不息”训练营迈向第二届,并迭代升级为“创作+创投”一体,集演练和实战结合的“生生不息”成长计划,入选项目经过创作培训后直接进入创投进行提案。 第二届“生生不息”成长计划由【创作训练营】【提案大会】【创投一对一】三部分组成。邀请陈玲珍、李睿珺、阿美、耿军、萧汝冠、廖庆松六位行业资深导演、剪辑、编剧、监制、制片人组成训练营导师团队。 今年的IM不仅限于培训,而是让这些可能尚显稚嫩的“过程”接受市场的严格考验。在提案大会上,由播出平台、出品方、制片方等构成的决策团队,倾听了参赛者的故事。此次大会荣幸邀请到CNEX联合创始人兼制作总监张钊维、哔哩哔哩影视制作中心制片人王丽君、电影制片人兼诗人王磊、腾讯在线视频节目内容制作部黑曜石工作室负责人朱乐贤、大象伙伴影业创始人兼CEO吴飞跃、爱奇艺影业制片人宋剑、冬春影业制作总监及制片人赵沅、工厂大门影业创始人黄旭峰、北京聚合影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片人景鹏宇、资深制片人韩轶以及禾和影业有限公司副总裁管丹丹等业界精英担任决策人。 设置IM SELECT生生不息成长计划优选提案奖以及BILIBILI NEW TALENT AWARD哔哩哔哩扭蛋特别关注奖和iQIYI AWARD爱奇艺特别选择两项决策人优选奖。 第二届“生生不息”成长计划共征集到133个项目,其中剧情片93个,非剧情片40个。从初筛到终审导师团队夜以继日地反复阅读、观看、讨论,从社会议题穿透与发散效果;内容与主题关联性;创意形式与切入角度;可预见的视觉与观看效果;人物、事件与场景捕捉;导演动机与能力;制片条件与成熟度;市场与推广潜力等角度考量,最终12个项目脱颖而出,入选“生生不息”成长计划。 · 入选项目简介: 2015-2022年于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学习,获得影视编导系学士、硕士学位;2019年导演纪录长片《大满贯》,入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Next Wave”;2021年导演剧情短片《大桥》,入围“现在电影短片季”,2022年导演剧情短片《蚯蚓俱乐部》。 影片简介: 《蚯蚓俱乐部》是一个小情节的短片,影片主人公由四个写作爱好者组成,他们经常聚在一起通过写小说的方式倾诉彼此生活中的苦难;影片的故事聚焦在俱乐部的其中一人真正面对家庭暴力的时候,他们为彼此挺身而出的一个夜晚;俱乐部四人都在生活中饱受各自亲人所施加的暴力,他们需要做出选择:是否同样用暴力的方式去回击。 1997 年生于浙江,现就读于台湾艺术大学电影学系研究所,2020 金马电影学院成员。短片作品《蓝色毛球》入选金穗奖、FIRST青年影展;《失眠怪物》入选美国圣地牙哥儿童影展、美国波士顿儿童影展等。 影片简介: 外公从养老院里逃走了,闻讯前往的母亲和男孩却在养老院旁的偏僻郊外遭遇了变成僵尸的老人们!艰险的躲避僵尸之旅与外公患病后被家庭抛弃的回忆交织在一起,愧疚不安的男孩最终会怎样面对他变成僵尸的外公? 就读于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导演系,短片《剪辑人生》编剧,该剧入围74届戛纳世界影展单元,获莫斯科国际影展最佳外语短片。导演短片《走马塘》,获小学期优秀影片。导演反腐短片《梧桐夏夜》入围“玉琮杯”。导演短片《许愿》,入围AI•FILM“建党百年”单元。 影片简介: 8岁男孩家宝的父母在俄罗斯打工,他与奶奶居住在中俄界江附近的村子内。家宝与朋友小虎计划过江游到俄罗斯找父母团聚,离开之际小虎没有赴约,家宝独自前往江边,鼓起勇气跳入江水之中,江水的冰冷打消了他的念头。 独立编剧、导演、剪辑的电影短片《大生》。该片入围第七届重庆青年影展短片竞赛单元(16/803)并荣获评委会特别提及奖;入围第七届中韩青年梦享微电影展;入围第二届ACTION上海学生影展并受邀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展映交流;入围第二届金鸡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短片季-2021金鸡青年导演训练营。 影片简介: 刚刚结束一段草率婚姻的三爻,与辛亥离奇重逢。薤露晞晞,灭此朝食,辛亥身上某种自由得散发出血腥味儿的东西,将三爻引入那汹涌的、谵妄的、混沌的夏夜。然而她终于发现那是坠落的前兆——当你把另一人看作你的救星。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视听传播与创意媒体方向博士生在读;艺术疗愈学习者,CDMTA中德舞动治疗师认证中;CCTV9系列纪录片《故宫100》助理编导;导演作品《拴娃娃石狮狮》(纪录片/2012)入围2013年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第17届世界大会曼彻斯特影展以及2013年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导演作品《女书匠》(纪录片/2013)入围2014年视觉人类学与当代中国影像展。 影片简介: 10年前心理咨询师丑默,在北京创立了以即兴戏剧来进行艺术疗愈的戏剧社。这群40、50余岁的素人演员,没有传统意义上舞台剧演员的曼妙身材,有的是与凡人无间的饱经风霜的中年人的面容。 在“平民剧场”里,她们以歌唱、舞动和戏剧的方式,演绎每一位观众的生命故事,碰触人们内心的孤独、痛楚、绝望和希望。舞台下,她们有人过着纯真不羁的田园生活,有人在流淌岁月里守护着至爱亲人。 “是的,我有一个故事,是的,我存在着”。 毕业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曾任大学路19号·纪录片工作室主编。现任《十三邀》导演。导演作品《回家》(2021年毕业作品版)曾获第2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原创影片单元·最佳纪录片、第八届中国国际大学生纪录片大赛· “读懂中国“特别推荐纪录片及提名优秀新苗纪录片。 影片简介: 当武汉退出漩涡中心,对于一个有新冠后遗症病患者的家庭来说,劫后余生的幸运演变成漫长的承受与煎熬。主人公顾米米为接父亲回家,在希望和绝望中跌宕,在自我解救中扛起命运的磨难。一个执念,两年的漫漫回家路,面对父亲在生死边缘的苦苦挣扎,一张病危通知单,却让她重新思考自己坚持的意义何在,什么才是对父亲真正的爱? 毕业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曾任大学路19号·纪录片工作室主编。现任《十三邀》导演。导演作品《回家》(2021年毕业作品版)曾获第2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原创影片单元·最佳纪录片、第八届中国国际大学生纪录片大赛· “读懂中国“特别推荐纪录片及提名优秀新苗纪录片。 影片简介: 当武汉退出漩涡中心,对于一个有新冠后遗症病患者的家庭来说,劫后余生的幸运演变成漫长的承受与煎熬。主人公顾米米为接父亲回家,在希望和绝望中跌宕,在自我解救中扛起命运的磨难。一个执念,两年的漫漫回家路,面对父亲在生死边缘的苦苦挣扎,一张病危通知单,却让她重新思考自己坚持的意义何在,什么才是对父亲真正的爱? 2001年生于福建大田,浙江传媒学院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大四在读,作品《疫考生》获得202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十佳方案,《拍电影》获得2021广州大学生电影节纪录片单元第二名,《亚运村》入围2022First纪录片实验室。 影片简介: 2019年导演文瀚通过艺考进入大学,次年回到他的高中拍摄四位艺考同学在疫情下的高考。后来丁一和天鹏顺利进入艺术院校,分别学习表演和美术。嘉傲高考以一分之差无缘播音,大专毕业后在酒店当礼宾。热爱表演的雅莹艺考失利,复读去了医学院。而热爱影像的文瀚还在执着且笨拙地记录着他们的成长。影片展现了疫情暴发后首批经历高考走向社会的一群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下,追求爱情与艺术,寻找自我与出路的青春轶事。 导演、编剧、摄影、剪辑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摄影系和MFA电影创作,曾赴南加大电影学院交流学习。创新的视听语言,完整的剧情结构,舒适的剪辑节奏,是其电影风格的集中体现。 2016年至今拍摄多部短片、纪录片,先后获得国内外多项奖项。目前筹备的长片电影《小径分岔的花园》入围2021年山一创投会及金鸡电影创投大会八强。 影片简介: 讲述三段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爱情 • 重逢:曾是导演的机场地勤树与已在北海道成家的初恋韩冬上演一段浪漫但克制的重逢。  • 邂逅:十八线演员冠与陌生失恋女孩花生一夜情似的神奇危险邂逅。 • 离别:失去激情的情侣树和冠在生活与爱情的迷宫中,努力地寻找出口。 导演、编剧,先后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美国电影学院。在上海边缘一个⻥⻰混杂的社区里⻓大,她的童年经历与小镇流氓和赌徒的生活融为一体。这些经历也成为她日后创作的源头,她的作品中总是在有意识地捕捉社会边缘人物的鲜活生命力。 影片简介: […]
2023 CNEX x IM“ 生生不息”创作训练营
为深化项目与产业的融合,自第二届起,训练营升级为“创作+提案”模式,涵盖了【创作训练营】、【提案大会】以及【项目一对一】三大核心板块。此模式通过“创作指导+产业对接”的方式,致力于为长片创作提供精准指导,并寻求全产业链的协同支持。 第三届IM两岸青年影展于9月13日在平潭海岛客厅举办“生生不息”成长计划提案大会,邀请到8位业界一流电影公司、机构组成的决策人团队。他们分别是:CNEX视纳华仁共同创办人暨执行长陈玲珍、北京无限自在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玮杰、禾和影业有限公司副总裁管丹丹、抖音纪录片板块负责人吴璇、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制片部经理陈昌业、北京聚合影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斯童、冬春影业总经理及制片人赵媛以及哗哩哗哩副总裁卢梵溪。 11个入选项目经过专业导师3天全方位的培训后,创作者们首次在这里直接面对由播出平台、出品方、投资人等组成的市场决策团队检验,并获得一对一洽谈合作的机会。 《夏季热》 导演、编剧:王思曼 项目阐述: 短片讲述了刚刚结束一段草率婚姻的三爻,与辛亥离奇重逢,在接下来的两天一夜里,二人热烈又短暂的相聚分离过程。 作品目前是一部30分钟左右的剧情短片,已经完成了初剪,未来准备发展成一个90分钟的长片。目前的诉求是需要大概5万的后期资金,更远一点的目标就是希望之后能去参加一些节展、上线一些平台。 决策人点评: 一定要找到影片跟观众之间的联系,思考如何能够引起观众想要一直看下去的兴趣。这部作品让我想到Lady Gaga那个片子,如果你能把它往那儿靠的话,市场缘会比较好。  ——决策人 陈玲珍 《过江的男孩》 导演、编剧:张开⽻ 项目阐述: 我带来的是一个东北农村的公路轻喜剧,是一个男人和一个男孩的尴尬之旅。我的灵感来源是霍华德.霍克斯,想利用东北平原比较宽阔的特点,用一种平面化、舞台化的效果去营造喜剧特点,去展现东北人和环境的关系。 目前只拍了20分钟的短片,还在修剪中,未来想发展成长片。短片侧重于描述一个事件,而长片将注入更多的本土性、喜剧性的表达。 决策人点评: 如果要改编成长片的话,可看性和商业性比较重要,所以 我建议关于在编剧的过程中可以再深入完成人物的丰富性。 ——决策人 管丹丹 《僵尸外公》 导演、编剧:钱柠 项目阐述: 本片将僵尸片与私人表达进行融合,描述一个男孩对他患阿兹海默症外公的复杂情感。看着最亲的人在疾病中坠入深渊,和在僵尸片中看见旁人变成僵尸而无法拯救TA的感受十分相似。影片兼具社会养老议题、东方奇幻元素的呈现。 我想为这个短片找最后一笔完善它的资金,同时用这笔资金将它开发成长片,构建更完整的世界观。 决策人点评: 想要在大陆上院线或者面向更多的大众,要平衡好类型外观和你的主题表达。另外在世界观设置上,目前还是偏西方,未见得合适我们这的观众。我很喜欢这个创意,但还是要多从整体上去想想。 ——决策人 陈昌业 《宛若回声》 导演:王⼀惠 项目阐述: 我的纪录片拍摄了戏剧疗愈剧团心剧社的幕后故事:人们如何以“我有一个故事”的方式去面对人生中的痛楚、喜悦和温存。纪录片的主角是一群40、50多岁的女性,她没有传统意义上舞台上曼妙身材,但有的是与凡人无间的饱经风霜的面容。希望观众看到故事主线人物台上和台下交错的人生故事。 现在已经拍摄了超过260小时4K影像素材,即将再拍摄一年。这是我们这次来到影展的合作诉求,是想找到合适的播出平台。 决策人点评: 艺术疗愈这个概念可能对于大多数互联网用户来说门槛还蛮高的,所以导演需要给大家一个理由,为什么你要拍TA们,或者观众为什么要看TA们。另外你拍摄的空间像一个“茶馆”,其实可以从中挖掘普通人讲故事的幽默性和有趣。 ——决策人 吴璇 《我将停留在哪里》 导演:李诗煜 项目阐述: 我的主人公叫什尼亚克约瑟翰庞麦郎,他的本名叫庞明涛, 2014年因为一首《我的滑板鞋》而被大家所熟知。这个片子将讲述导演以双重视角、两个身份跟随庞麦郎在现实世界以及平行世界里不断轮回的故事。动画将会贯穿在其中,搭建起他的整个“Germentoe”平行世界。 目前我的工作已经完成了剪辑大纲,以及5个小时的导演初剪,希望在这里能够寻求到后期的联合制作或者是部分的资金支持。 决策人点评: 希望片中能呈现庞麦郎和推动着他去做出一些决定的旁人的动机,因为它涉及到这个人物塑造的精神层面和现实困境。 ——决策人 杨斯童 《我年轻的艺术家们》 导演:陈⽂瀚 项目阐述: 三位来自闽南小城一所普通高中的艺考生,是新冠疫情暴发后首批经历高考走向社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