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第七届圣丹斯-CNEX纪录片工作坊

2017 第七届圣丹斯-CNEX纪录片工作坊

發佈日期: 2017 年 9 月 26 日

圣丹斯影展于1984年由影星罗伯特·雷德福创立,每年在美国犹他州总部举办影展,是全球独立制片重要的发声舞台。圣丹斯学会纪录片项目(DFP)专注于支持全球纪实影像工作者制作反映当代社会变迁尤其是人性关怀的纪录电影。Sundance-CNEX纪录片工作坊,期望通过一年一度的工作坊与论坛,为华人纪录片创作者搭建一个与国际专家交流的平台。

中国社会的快速变迁,激发华人导演通过纪录片留下时代印记。2011年,圣丹斯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与CNEX合作,举办纪录片工作坊,与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者交流和指导。2011-2014的三届工作坊共有41个项目参加,包括王久良《塑料王国》,杜海滨《少年*小赵》,李海培《未婚妈妈》,张楠《我的生命线》,沈可尚《幸福定格》、傅榆《我在台湾我正青春》……


第七届圣丹斯-CNEX纪录片论坛于5月21日在北京盛大举办,多位国内外重磅嘉宾悉数到场。圣丹斯学会纪录片项目创意合作部门总监佩雷兹(Richard Ray Perez)与CNEX执行长陈玲珍(Ruby Chen)主持当天论坛。论坛到场重要中外嘉宾达20人,集结了国内外纪录片领域知名人士;观众逾200人,包括纪录片及影视从业者、媒体、学生等纪录片爱好者。

论坛以嘉宾对谈的形式就《东方与西方:谈中西方独立纪录片创作的求同存异》、《驾驭导演的视界》、《创新思维:独立纪录片创作如何最大限度平衡叙事张力与影像美学》三个主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为大家呈现了纪录片主创人员背后的创作故事。

· 东方与西方:谈中西方独立纪录片创作的求同存异

与谈人: Richard Ray Perez、Nick Pinkerton、陈玲珍、范俭、范立欣、周浩

· 驾驭导演的视界                           

与谈人:Grace Lee、David Teague、林乐群、张钊维、赵亮、杜海滨

· 创新思维:独立纪录片创作如何最大限度叙事张力与影像美学 

与谈人:Richard Ray Perez、Grace Lee、Kim Roberts、Matt Martin、王兵、王久良、李博


5月22日,圣丹斯-CNEX叙事&剪辑工作坊正式启动。在4天的工作坊期间, 4组入选项目团队与国内外嘉宾一同,从影片的叙事和剪辑角度出发,针对项目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反复的探讨和打磨,为影片的结构和叙事挖掘出了更多可能性。此次入选的项目包括:蔡杰导演的《寂静生长》,杜海、韩萌导演的《江南弃儿》,徐玮超导演的《告别十二岁》,孙扬导演的《马良的时光机》。

《江南弃儿》

David点评 

一开始,你觉得这是一个关于“寻找”的电影,但后来发现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的电影。家庭有它的复杂性,你看到这个人对家庭的失望、沮丧、缺乏安全感等等……这是具有普世价值的东西,让我也感同身受,当电影慢慢展现出这个主题,电影最重要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告别十二岁》

Richard点评

跟这个项目好几年了,我最感兴趣的是这些维族学生在一个汉族社会里的位置。文化的冲击让孩子陷入了一个很尴尬的情景,这让他们和12岁的北京孩子不一样,和世界其他地方12岁的孩子也不一样。最终,这完全和足球无关,它描述的是受到另一种文化标准评价、无法顺其自然发展的一群孩子的成长状态,这种关注恰恰是最能吸引我的地方。

《马良的时光机》

Kim点评

我想说,我很喜欢你的雄心,我能感觉到影片中表达的不同的东西,现实的部分,记忆的部分,想象的部分,基本的要素都在里面,我能看到这个片子的潜力。

《寂静生长》

Matt点评

我说一个具体的片段,他们回到寺庙的时候,你问他们问题,他很明显他不想和你进行沟通,这也是一个青春成长的故事,12岁的时候,他们开始有自我意识,开始为自己的行为做选择,开始不只是配合你的电影,他们开始做自己的选择,可能这是这个影片的一个转折点。

 

相關文章

圣丹斯&CNEX纪录片工作坊2012简介 继2011年春天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圣丹斯-CNEX纪录片工作坊,圣丹斯学会在2012年3月再赴北京,与华人纪录片工作者齐聚一堂,进行对话和切磋,共同探讨纪录片创作。 圣丹斯影展1981年由影星罗伯特·雷德福创立,每年在美国犹他州总部举办影展,是全球独立制片重要的发声舞台。圣丹斯学会纪录片项目(DFP)专注于支持全世界纪实影像工作者制作反映当代问题,尤其是富人性关怀的纪录电影。通过这样的工作,DFP鼓励艺术家们交流不同的想法,成为建设一个更开放的社会的关键。 华人社会的快速变迁,激发两岸三地导演以纪录片留下时代印记。圣丹斯学会过去对于华人纪录片关注较少,中国导演范立欣的《归途列车》扮演关键转折点,今年开始圣丹斯学会把目光投向华人社会,与华人纪录片平台CNEX合作,为华人独立纪录片创作者带来面对面建议和指导的机会。2011年有11个提案参加培训工作坊,其中有三部得到圣丹斯学会的部分资金赞助,包括杜海滨《爱国,90》、王杨《纺织城》以及哈乐夫《晴朗的天空》。第一届圣丹斯-CNEX纪录片工作坊入选的提案中,亦包括台湾导演蔡崇隆拍摄中的新作《对岸》。 第二届圣丹斯-CNEX纪录片工作坊于2012年3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CNEX举办。工作坊为华人独立纪录片创作者搭建了一个与国际纪录片专家交流的平台。,3月18日举办首次圣丹斯-CNEX纪录片论坛。 圣丹斯&CNEX纪录片工作坊顾问 卡拉·莫提斯(Cara Mertes)——圣丹斯学会纪录片项目总监 曾奕田(Arthur Dong)——资深纪录片制片人,导演,编剧,剪辑及发行人 安德丽亚·梅迪奇(Andrea Meditch)——著名纪录片制片人 钱孝贞(Jean Tsien)——纪录片剪辑师 罗布·摩斯(Robb Moss) 杨紫烨(Ruby Yang)——导演、剪辑师 圣丹斯&CNEX纪录片工作坊入选名单 《居》荣嵘 《远去的家园》李斌 《自梳》骆仪 《罗拉噶》王佳音 《风沙线上》王文明,王一飞 《庙》郭恒奇 《喇嘛和雪豹》周兵 《婚礼主持人》许慧晶 《风神少年》贺照缇
圣丹斯影展于1984年由影星罗伯特·雷德福创立,每年在美国犹他州总部举办影展,是全球独立制片重要的发声舞台。圣丹斯学会纪录片项目(DFP)专注于支持全球纪实影像工作者制作反映当代社会变迁尤其是人性关怀的纪录电影。Sundance-CNEX纪录片工作坊,期望通过一年一度的工作坊与论坛,为华人纪录片创作者搭建一个与国际专家交流的平台。 中国社会的快速变迁,激发华人导演通过纪录片留下时代印记。2011年,圣丹斯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与CNEX合作,举办纪录片工作坊,与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者交流和指导。2011-2014的三届工作坊共有41个项目参加,包括王久良《塑料王国》,杜海滨《少年*小赵》,李海培《未婚妈妈》,张楠《我的生命线》,沈可尚《幸福定格》、傅榆《我在台湾我正青春》…… 第五届圣丹斯-CNEX纪录片工作坊于2015年5月17日开幕,当日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系列大师公开课,现场火爆,来自圣丹斯学会的导师们分享了纪录片创作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帮助中国纪录片工作者及其作品进入国际视野。5月18日至20日入选的六位华人导演进入圣丹斯-CNEX工作坊孵化,在导师的帮助下对作品进行梳理和打磨,找到了新方向。 塔比瑟-杰克逊Tabitha Jackson 圣丹斯学会纪录片项目总监 “圣丹斯-CNEX工作坊走过四年,她就像一个四岁的孩子,四岁的孩子是什么样?充满好奇,开始成长,希望独立,也有点叛逆,但是最重要的是,她帮助我们用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世界,这就是我眼中这个工作坊的样子。” “一张挂毯(Bayeux Tapestry),让一场一千年前的战争被永远铭记。今天在做的所有人,也都在编织这这样一张挂毯,我们手中的针线,是纪录片的镜头,我们记录的,是这个时代的故事。” “纪录片拍摄者有三种:通过电影理解世界;通过电影表达内心;通过电影改变世界。我们不认为纪录片应该是社会诉求的工具,我们要做的是回归纪录片本体,坚持追求纪录片的艺术性。” 陈玲珍Ruby Chen CNEX联合创始人&执行长 “纪录片导演和制片人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导演从一开始就绑定一个制片人,制片人帮助导演设定一个日程,在这个日程内必须完成这个纪录片的项目;另一种就是导演在前期进行独立创作,在有限的资源内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再由制片人介入进行策略上和商业上的运作。这两种方式没有孰优孰劣,根据每个项目的情况不同,因人而异。” 理查德-雷-佩雷兹Richard Ray Perez 圣丹斯学会纪录片项目创意合作主管 “人们提起圣丹斯,首先会想到的是圣丹斯电影节,其实电影节只是圣丹斯三大项目之一,而另外一个重要的项目,是圣丹斯学会的纪录片项目,它通过资金、创意、策略上的支持,帮助世界各地的纪录片创作者完成他们的拍摄。” 乔-比尼Joe Bini 国际知名剪辑师 “纪录片中的人物50%取决于拍摄对象本身,50%取决于创作者的塑造。导演是首轮塑造者,剪辑师是第二轮塑造者,和导演不同,剪辑师没有和拍摄对象朝夕相处,没有那些恩怨情仇,剪辑师看到的只是你拿给我的素材,所以这种置身事外是很宝贵的。我会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评估这个拍摄对象和这些素材,让这部纪录片中的人物活起来。” 杰西-莫斯Jesse Moss 纪录片导演/代表作《夜宿者TheOvernighters》 “一部成功的纪录片有三个要素:人物,冲突,转变。 人物,《夜宿者》这部纪录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牧师,他的职业属性中有一份表演欲望,他渴望我的镜头。另一方面,这是一个行动者,一个愿意牺牲自己的人,一个坚持理想的人。但是他也有着不愿告人的秘密,我的每一步纪录片中都希望找到有趣的人物。 矛盾,这部纪录片中的冲突是激烈的,主人公为了他认为正确的事情,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激起了整个小镇的愤怒。这种冲突贯穿始终,推动故事发展。 转变,转变是这部纪录片的重头戏,它让纪录片有了深度、复杂性和戏剧性。在拍摄过程中,我不断的努力挖掘人物和故事,找到可以呈现在镜头前的戏剧性转变。” 工作坊花絮:孵化小组在与导师讨论
The Maritime Silk Road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As a co-organizer of the 2023 1st Maritime Silk Road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 CNEX invites representatives from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s, production companies, broadcastings,streaming platforms, and project directors or produc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losed-door Meeting” , “Asian Documentary Panel Discussion”, “WIP Pitching Forum” “Project Promotion” and other sessions.   The Maritime Silk Road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MSRDOC), […]